樂山智慧社區
-----社區治理最后 “一公里”
一、智安社區是社會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習主席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加強社區治理體系建設,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把更多資源、服務、管理放到社區社會治理。
二、跳出公安看社區,跳出警務抓治理是我們秉承的高度戰略理念
社區治理事關民生、發展和穩定,是一項長期工程、系統工程,我們秉承著 “跳出公安看社區,跳出警務抓治理” 的高度戰略理念, 強化頂層設計,統籌謀劃社區治理的戰略布局。
三、社區治理的五大路線方針
通過黨建引領、警務牽引、社會協同、法治保障、科技支撐深化社區治理的智慧化工作。
1.黨建引領,推動建立堅強有力的社區治理組織體系——打造“紅色庭院”黨建品牌
樂山小區社區綜合黨委始終堅持黨建引領,以加強組織力建設為重心,以社區庭院為最小細胞,把黨組織服務觸角延伸到社區服務治理的“神經末梢”。“紅色庭院”建設是以庭院黨建為模式,以“社區綜合黨委——網格黨支部——庭院黨小組”三級網格為組織架構,激活黨小組這一組織單,把黨組織的活動陣地推到居民院里,把服務送到群眾面前,從而 切實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社區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工作中堅持 “認(認得清人),進(進得了門)、說(說得上話)、親(群眾放心)”四字工作法,用好“區域共建、協商共治、志愿服務、線上社區、三社聯動”五字平臺,打破以往鄰里冷漠隔閡,重拾院落融洽氛圍,力求“院事院解決,民事商量辦,發展共推動”。
2.警務牽引,全面打造實戰實效的基層警務堡壘陣地
桿石橋派出所建立“楓橋經驗+庭院警務”治理新模式,由“下”社區變為“在”社區。
通過多元化化解矛盾、全時空守護平安、零距離服務群眾,做到小事不出庭院、大事不出街道、矛盾就地化解、平安就在身邊。在全市派出所滿意率排名中位列第一序列。
將智慧警務融入社區治理,把特色服務推送到家門口,做到“社區吹哨,民警報到”。建立“方寸間”便民服務站,設立智慧警務服務區、公安業務查詢機、自助一體機、警務宣傳屏等 智能休閑區、遠程醫療+心理咨詢區,AI智能教育等民生休閑區等,讓老百姓近距離體會到智慧化警務與民生科技對生活帶來的便捷。
3.社會協同:推動建立廣泛參與的社區治理隊伍
桿石橋派出所立足轄區實際,建立健全社會群眾廣泛參與的“大調解體系”,強化源頭治理,推廣樂山小區“樂叔樂嬸”服務隊,組建8支“樂叔樂嬸”群眾調解隊。主動牽頭搭建由司法所、職能機關、企事業單位、居委會及群眾中威望人士組成的“專業+特色”聯動調解團隊,在社區設立“一心一議”調解室,實施“點上專職駐守,線上搭建溝通平臺,面上聯動調解”的工作格局。
組建志愿者巡邏隊,作為編外“警察”守護平安,行程“2+1+2+N+1"的巡邏模式,即(2名社區干部、1名社區民警、2名輔警、N個網格員、加N個 AI人工智能機器人巡警),實現“警力有限、民力無窮”的大群防、大聯動,共保社區平安。
4.法治保障,推動建立依法治理的社區治理機制
用法治思維謀劃社區治理,積極推動社區公共安全、物業管理、養犬管理、噪音擾民等立法項目建設,并依托科技手段為立法提供有力的信息化取證手段。
5.科技支撐,推動建立智慧共享的社區治理模式
XXX公安局深度理解習總書記和黨中央秉持“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奮斗的目標”的戰略宗旨, 打造智安社區五級管控治理體系和“兩圈一網”十五分鐘生態系統,將“安防”和“民生”基于“物理區域”進行綜合梳理,全新定義“廣義智安社區”概念。
四、樂山智安社區五級管控治理體系
傳統智安社區將著力點放在“社區內”, 市中區智安社區五級管控治理體系,從“社區內”深入化的延伸到“單元內”和“房屋內”, 向外拓展到“十五分鐘社區護城河”以及“城市級(區縣級)綜合聯動治理。
(一)在社區內
1.人臉識別門禁,虹膜識別門禁,磁卡門禁,車輛識別系統等構成基礎的準入核驗設備。門禁系統嵌入非接觸式精準測溫模組,可以在疫情到來時,未雨綢繆,即刻發揮作用。
2.多維感知槍機,廣告屏,智能微熱點等可以主動無感的采集過往人員的人臉、手機***以及***、信息車牌等動態數據。
3.邊界預警預警系統可以讓“不走尋常路”的“翻墻”分子立刻遁形。
4.高空拋物系統可以有效記錄拋物者的房間信息, 既能事后精確追責又可以對拋物行為產生極大震懾作用。
5.智能巡邏機器警察以巡固防,24小時對社區全域進行無縫隙巡邏,通過人臉、,手機***、車牌等信息精確記錄及識別可疑人員,極大的解放了警力, 間接提高了“見警率”。 并可以及時發現危險化學品泄漏以及火災并通知社區保安及自動報警,在夜間和惡略天氣條件下會更加凸顯人工智能的優勢。
6.違章停車監控設備可以對占用消防通道的車輛進行有效驅逐和警示。
7.智慧燈桿集視頻監控,智慧照明,信息發布,WIFI服務,公共廣播,環境感知,5G基站,充電樁,一鍵報警等多功能為一體,成為智能信息化手段在社區內的集約化陣地。
(二)在單元內
1.單元門人臉識別門禁可實現可視化云對講功能,通過手機就可以輕松開門。
2.防尾隨監控有效威懾外來非法人員的入侵,也能為警方提供視頻信息和破案線索。
3.消防通道放占用系統,可以實時監督雜物及電動車等占用消防通道, 造成安全隱患。
4.語音監控預警系統布設在電梯和樓層內,針對高分貝,呼救語音(比如: “救命啊”;“放開我”;“耍流氓”;“殺人了”)進行精準識別并自動報警。
(三)在房間內
被動WIFI感知系統:(請電話溝通)
(四)十五分鐘社區護城河
依托城市及街道中現有的人臉識別, 視頻監控,電子圍欄熱點,車牌識別的安防手段, 與社區內的動態采集手段等聯防聯動, 將“安防前線”向外推進,形成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社區護城河”。 并對護城河內的“三區三圈”等敏感地帶進行重點布控,形成“點面共打”機制。將防控手段延伸到社區外, 將安全隱患消除在社區外。
借助中心警務區的聯勤平臺, 形成網格聯動的群防群控機制, 形成一呼百應、力量整合、聯勤協作;遇有緊急、重大情況,相鄰警務區能夠立即增援、聯動處置,實現片區警務效能最大化。
(五)城市級(區縣級)綜合聯動治理
依托城市級七朵云平臺,將星羅密布的社區網格, 精確縝密的編織在整個城市的星云圖上, 打造共建 共治 共享的社會治理平臺。實現全部多維度數據的統一治理,綜合分析,精準細化,立體呈現。
五、“兩圈一網”十五分鐘民生生態系統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解決好民眾生活中的小事,是夯實立國根本的大事。從“以技術為核心”到“以技術為人民服務為核心”是我們社區民生治理的重要思想基石。將信息高科技成果融入到市民生活中,讓人們的生活更加便捷,更加人性化,更加智慧化,不斷提升市民的幸福感, 是我們的崇高使命。
依托物聯網及人工智能等科技支撐手段,將社區辦公、醫療衛生、養老服務、教育、文體、商業便民、公共環境等民生服務,延伸入“社區圈”與“街道圈”, 提供自助類設備如:自助報稅,自助繳納違章罰款,自助戶政辦理,自助港澳臺通行證,交互式宣傳廣告屏政務引導等設備;提供智慧車棚,自助充電樁,夜間錯時停車系統,為日漸明顯的老齡化社區提供遠程健康檢測及康養類設備及平臺等。
社會治理的前提是社會感知,通過大數據的社會感知功能了解社區居民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期、感知社區生活中發生的點點滴滴。
通過互聯網提供的政務服務、金融服務、健康醫療、質量服務、民生互動、社會服務等七大線上服務模塊, 提供網上掛號問診,網上貸款,網上政務大廳,通過區塊鏈技術溯源產品供應鏈等人性化服務, 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路。 實現“網上辦”“自助辦”“刷臉辦”“就近辦”,服務群眾24小時“不打烊”,讓老百姓享受到高效便捷的“十五分鐘閉環生態系統”。
智慧民生
通過對接智慧城市資源與便民警務終端資源,在社區內主要出入口、單元門口、方寸間根據便民服務場景布設多種民生服務設備,為社區居民提供多元化的“智慧社區服務”入口。
1.社區長廊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主題燈光長廊是樂山網紅民生社區的重要標識的。 大紅色的全息投影象征著祖國的紅旗在“基層社區”的上空飄揚, 56顆閃亮的星光,代表56個民族。不停變換的燈光圖案, 寄托著黨和政府對老百姓小康生活的殷切關懷。 銀杏寓意幸福生活, 鯉魚寓意年年有魚, 荷花取自濟南市市花,寓意和諧美滿。溫暖飽滿的色彩, 加之“一路平安”和“歡迎回家”的祝福,讓老百姓真切體會到“家”的溫馨和“國”的偉大。
2.AR社區導覽
在清新優雅的導覽圖上,整個社區面貌立體呈現——道路、廣場、居民樓、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等一個都不少,方寸間、長廊、安防設備、科技產品等也都被一一標注出來,營造出社區的線上印象,也讓居民對智慧社區的民生項目一目了然。
3.AR智能太極
通過攝像頭實時捕捉練習者肢體關節點信息,利用AR增強現實技術, 結合專業太極示范教學對市民進行科學,標準,規范化指導,讓大眾老百姓真正體會到智能科技對生活帶來的提升和便捷。
4.智能語音涼亭
坐在涼亭中, 說一聲“小du, 幫我播放一首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馬上悅耳的音樂就會緩緩的流出。不僅如此, 我們的小du智能語音系統,引入百度百科1500 萬個詞條,擁有超過800項的生活常用技能,讓您盡享智能科技的便捷。
5.智能體育租賃柜
老百姓臨時想進行某項體育運動時, 來不及買運動器材, 購買后利用較少,都成了生活中的小煩惱。體育智能租賃柜的出現,讓人民群眾可以低成本的,隨時隨地的進行各種體育項目的體驗。
6.智能座椅
我們的智能音樂座椅可以讓老百姓休息的同時,享受悅耳的音樂,暢游免費的無線WIFI網絡,同時也能給手機充電。所有的這些智能化功能都依賴于太陽能光伏充電板的供應。給老百姓提供低碳環保的智能化體驗。
7.智能洗衣柜
社區居民上班樓下放衣服,下班樓下取衣服,這都靠著擁有微芯片智能化操作技術的社區服務零距離自助收取衣柜。它讓老百姓感受貼心的洗衣服務同時,還享受到科技的便捷,成為老百姓身邊24小時不打烊的洗衣管家。
8.VR模擬駕駛
游戲可以重來,生命只有一次,VR模擬駕駛讓老百姓360°全沉浸式體驗酒后駕駛,徹底打破酒駕者的僥幸心理,從源頭上杜絕酒駕的高風險行為,潛移默化的保護了身邊的你我他。
9.VR模擬詐騙
詐騙犯罪行為不同于暴力犯罪行為,需要受害者的“主動配合”,所以加強老百姓思想意識的防范是解決詐騙頑疾的終極手段。VR模擬詐騙系統將現實案例通過VR設備進行1:1還原,利用手中的手柄體驗層出不窮的詐騙手段,舉一反三不斷加強自身得分反詐意識。
10.遠程醫療
遠程醫療在線視頻問診,讓老百姓在社區就可以面對面與三甲醫院的專家醫生進行交流問診,在疫情的大背景下,盡可能的避免的交叉感染。鄉鎮等偏遠地區的患者也可以享受到優質的醫療資源,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醫療資源不平衡的問題。
11.健康監測一體機
當代醫學高度依賴健康檢測設備,是遠程醫療的重要支撐手段。健康檢測一體機突破家庭常規檢測設備的限制,可就血脂四項、心電圖、尿常規等醫療最常見的二十二項指標進行自助檢測,并通過互聯網將數據自動傳輸給在線視頻醫生,真正使遠程醫療形成閉環。
12.3D數字心理沙盤
3D數字心理沙盤平臺將虛擬現實技術與實體心理沙盤游戲的融合,利用沙盤游戲信息的精確表達和沙盤使用過程,構建兒童的電子檔案,為心理咨詢師提供心理輔導更專業、更全面、更系統化的服務。
13.便民自助終端
便民自助終端通過對接智慧城市資源與便民警務終端資源,老百姓在社區即可辦理社保、公積金、水、電等綜合業務,也可以進行身份證自助辦理、處理交通違章等多種民生服務,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14.遠程教育
遠程教育機器人集智能伴讀、智能度查詢、發音評測等多種功能于一身,可以讓孩子體驗真實的課堂,因其“玩中學”的特點深受孩子的喜愛,讓老人帶孩子也可以智慧化。
堅定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關于社區治理部署要求,加強社區治理創建平安和諧社區藍圖繪就,打造社區治理新格局,為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貢獻力量!